赏艺术·以美育人--秦篆代表作《峄山碑》赏析

    发布日期:2023-10-12 10:07: 浏览量:

    《峄山碑》是秦代小篆的典型代表,于秦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率群臣东巡登峄山时,传由丞相李斯所书,其内容是歌颂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的功绩。《峄山碑》还有《峄山刻石》《秦始皇登峄山纪功刻石》等别称,碑石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如今所能见到的《峄山碑》最好的版本是宋代郑文宝根据徐铉的摹本在长安重新书丹所刻之碑。《峄山碑》的内容由始皇诏和二世诏两部分构成,始皇诏共144字,二世诏从“黄帝曰”开始,共79字,碑阴有郑文宝的题记。《峄山碑》用笔劲挺,每一个字的笔画皆均匀整齐地分布排列,并且粗细一致,给人一种端庄典雅的感觉。

    图1.png

    秦李斯(传)《峄山碑》拓片

    小篆的笔画主要以线条为主,有横画、竖画和带有弧度的笔画,这些笔画的起笔和收笔均呈圆形,书写时要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并在行笔过程中要保证笔画的粗细一致,同时也要注意笔画与笔画之间的空间要均匀。

    《峄山碑》的字形多是方而略长,并且笔画集中在字的中上部分,形成上密下疏的风格特点。在临摹的过程中,为突出这个特点,可以让竖向的笔画尽量拉长,形成长方的特征。

    《峄山碑》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单个字表现出的对称性,从上述所列举的例字可以看出,每个字皆可沿字的中轴线形成对称,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秩序整齐之感。因此,在临摹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称部分的表现,线条的弧度大小以及粗细都应尽量保持一致。

    《峄山碑》中字的重心一般位于中间偏上的位置,就像人心脏所处的位置。在书写时,一定要注意重心的把握,往下延伸的长笔画也是为了让字的重心居于中间偏上。

    对于小篆的学习,《峄山碑》是初学者的首选学习对象,并且篆书的学习对于其他书体的书写也很有帮助,因为隶、楷、行、草都是在篆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了解和学习篆书,能为学习其他书体打下基础。


部门概况
组织机构
规章制度
新闻公告
教育教学
艺术活动
艺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