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事专题 >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 心理健康课程体系

字体: [ ]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和危机干预体系

发布日期:2019-09-26浏览量:
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全覆盖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必修课+选修课”模式,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辅修课。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院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
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宣传普及心理保健知识,帮助大学生认识健康心理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指导大学生树立心理保健意识,认识心理活动的规律与自身个性特点,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学会化解心理困扰;指导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恋爱情感、求职择业、人格发展、情绪调节和挫折应对等方面的困惑,化解心理问题,预防心理疾病和危机事件发生,促进健康成长;指导大学生树立自我意识,学会正确认识评价自己,悦纳自我,增强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压力管理能力、学习发展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科学规划自己的未来和人生。引导他们拥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会学习,培养创造性思维,训练坚强意志,优化心理品质,培养健全人格,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全面成才。
2、学院开展《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女大学生恋爱心理课》《做情绪的主人》等选修课。
本着“预防为主、教育为本”的理念,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学会调适心理困惑,避免心理事故,营造和谐的阳光校园。在学生心里种下一棵种子——关注心理健康的意识,激发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学会自我分析,培养内省意识,引导学生体验和领悟自己的成长,积极主动地塑造自我,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建设、自我突破;培育并滋养学生心中的沃土——探寻心理成长的途径。以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学生普遍关注的心理问题为课程的切入点,以提升高职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而开展的专题式体验教学,通过课堂当下的问题讨论、知识讲述、案例分析、心理测验及心理游戏为课程支点开展教学,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的调节,促进自我心灵的成长。
3、学院发展素质拓展阵地和第二课堂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辅修课。
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以“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做情绪的主人”系列课程等为延伸建设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同时,面向二、三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通识选修课,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素质拓展活动,保证学生在毕业前累计获得2个心理健康教育学分。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着力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首先,精选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依次分为“心理体验”“心路探寻”“心灵拓展”三个大部分,学生的课堂、体验和自主性逐步增强。其次,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让学生以团队方式分工协作参与其中,并在教师组织下开展交流讨论,激发学生个体的内在价值和生命活力,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再其次,加强课程质量管理。以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为载体,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最后,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学研究。
二、 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学习能力、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切实做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工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健全的人才基础,是大学的一项重要课题。
学院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以来,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突出教育特色,全方位、多维度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注重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亮点,加大提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色,逐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品牌,提升工作成效。
1、精心谋划:顶层设计保落实
人才培养是一个大系统,素质培养是分系统,而心理健康是子系统。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师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工作,初步形成学校统筹、分级管理、专业引领、行政保障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制。按照系统论思想方法,科学构建方案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方法体系、实践活动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与反馈体系等八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形成了一个融目标的发展性、课程的生态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评价的多元性、模式的体验性、队伍的整合性、环境的交互性于一体的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完整系统。
完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学院、班级三级管理体制,心理健康中心、系部、班级、学生寝室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和心理健康中心、系部、班级、宿舍、学生五级预警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监护网络。
2、突出特色:打造亮点树品牌
构建形成“一二三四五”工作模式。结合校情和学生心理特点,确立了“走进学生心灵 成就幸福人生”的教育理念。坚守两个阵地:课堂教学主阵地和素质拓展阵地。把握三个重点:抓好新生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咨询服务和危机干预。落实四个保障:在体制机制、队伍建设、条件创造和经费支持四个方面保障工作的实施和开展,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效运转。取得五大实效:在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教学课程建设、团队化建设、精品项目建设和科研项目建设五个方面取得了显著实效。
形成心理危机六级主动干预模式。逐步形成“关注学生—心理委员—年级辅导员—学院心理辅导员—心理中心对口联系负责人—学校心理工作负责人”的六级主动干预模式。
科学构建“16+8+8”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促进学生阳光成长。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教育体系的自主学习、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和创新教育“四平台”上,创建了本课程的第一、第二课堂互补,互动式体验,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即理论知识16学时、心理训练8学时、心理拓展8学时。依据课程理论、训练、拓展教育模式,将学校自编课程教材分为3篇,依次为“心理体验”“心路探寻”“心灵拓展”,从大班的知识学习体验,到小班的心理行为训练,直至指导第二课堂不断地开展心理素质的拓展,学生课堂的自主性逐步扩增。
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团队,探索工作研究成果化。搭建外聘专家、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各学院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辅导员立项研究平台,根据各自的研究特长,组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研究团队,加强工作研究,定期开展活动,针对性研讨,实现理论实践结合、项目成果同步。鼓励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类课题研究和精品项目立项。
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
2018.9.6

上一篇:做一个有责任的人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