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官方微信学院官方微信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特征分析和建设愿景
发布日期:2019-04-02 10:11 浏览量:
        被誉为高职界“双一流”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简称“中特高”)建设迅速成为职教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中特高”计划之所以广受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所高职院校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的地位和影响。从国家层面而言,“中特高”将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包括学校和专业两个层面)参与国际竞争,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对外交往的名片。人们最为关注“中特高”的问题无外乎两个:一是怎么评;二是怎么建。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我们对“怎么评”无能为力,但是对“怎么建”却可以深入探讨。
        一“中特高”学校的内涵
        什么是“中特高”?或者说什么样的学校才能称之为“中特高”。我们认为,在“中特高”这个概念里,“中国特色”是对它的定性描述,是前提,是基础,是“中特高”学校的必要条件;“高水平”是对它的定量要求,是目标,是实力,是“中特高”学校的充分条件。因此,“中特高”建设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既要有“中国特色”,又要有世界级的“高水平”。
        什么是“中国特色”?就是从整体而言,某事物属于中国这个国家和民族所独有,才能称之为中国特色。基于这个理解,具体到“中特高”而言,所谓中国特色,我们理解:首先,专业设置具有中国特色。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技艺得到很好的继承发扬,在技术技能积累传承方面卓有成效。在产业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首先必须满足中国市场需要,服务于国家战略;其次,人才培养模式(其微观形式就是教学模式)具有中国特色,形成职业教育的“中国模式”;再次,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具有中国特色。
        什么是“高水平”?我们认为“高水平”的含义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实力强,二是水平高。这里的“强”和“高”,首先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其次是一个比较参照的概念;第三是同类比较的概念。“高水平”一定是在同类事物比较中才有意义。即高职和高职比才有意义;第四,它是全面综合的概念,是学校整体实力都很“高”“强”,是全面综合性的“高水平”。
        综上,“中特高”计划中的高职院校,要达到的高度不是以全国高职院校为参照,而是以世界同类院校为参照,瞄准的是世界一流。也就是说,办学水平要足够高,全世界同类学校都公认,才是真正的高水平。“地方龙头,行业顶尖,国际一流”是“中特高”学校的应有内涵。
        二“中特高”学校的特征
        从高职院校建设者的视角,创建“中特高”学校,我们认为至少应当在以下10个方面体现出“中国特色”和“高水平”。归纳起来,就是“十个坚持”。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立德树人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教育的绝对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无论什么学校,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正确育人导向上没有例外。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中特高”学校应当是这方面的表率和模范。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德树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这是“中国特色”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二)坚持打造一流专业(群):品牌特色
        建设“中特高”学校,核心是必须有世界一流的专业或专业群,不是有某一两个专业强,而是整个专业的综合实力和水平都很强。在此基础上,有若干个特色品牌专业或专业群。高原之上有高峰。一流专业(群)的标志,就是专业在行业领域里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同类院校的同类专业中居于引领地位。
        在一流专业(群)建设中,必须坚持“三个结合”:结合国家战略、结合地方实际、结合学校基础。“结合国家战略”就是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对接产业需求,对国家建设形成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结合地方实际”就是要紧密贴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结合学校基础”就是要结合学校现有条件和基础,综合前面两个“结合”,最终确定合适的专业(群)作为重点发展对象。
        确定重点专业后,在整体专业水平不降低的情况下,加大对重点专业(群)的建设支持投入力度,科学谋划专业(群)发展,使之逐步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三)坚持建设双师团队:双高名师
        没有一流的师资就没有一流的专业(群)。建设一支具有高水平、高影响力(双高)的师资队伍,是支撑“中特高”学校建设的关键。
        什么是“双师”团队?“双师团队”如何建?从建设实践角度看,“双师”团队实际上有两层含义:一是从教师个体而言,专业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二是从教师队伍整体而言,要有结构比例适当的理论和实践课教师团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满足“中特高”学校培养高水平学生、建设国际一流专业(群)的需要。
        (四)坚持培育大国工匠:德技并修
        如果说一般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只是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那么“中特高”学校培养的就应该是大国工匠,是行业领军人物,是中坚和骨干,是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当然,这并不是说通过学校若干年的培养,直接就可以把一个应届高中毕业生培养成为大国工匠,这是不可能也是不科学的。但作为“中特高”学校,一定要为学生未来成为“大国工匠”提供基础,提供可能,应该成为“大国工匠”的“摇篮”。
        因此,如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职业人才成长规律,培育德技并修、技艺精湛和全面发展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应当是“中特高”学校建设的根本任务。
        (五)坚持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深度高效的校企合作应当是“中特高”学校建设的基本要求。通过与高水平的企业进行高水平的合作,协同完成行业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最终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于区域经济社高质量发展。“中特高”学校应当形成稳定、深入和高效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而不是浅表化的合作、简单的“纸上”合作或口头协作。
        (六)坚持提升治理水平:高效和谐
        创建“中特高”学校,当前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还不能适应建设需求,必须按照现代大学的管理要求,大力提升院校治理水平,通过建章立制、明晰权责,严格按照章程,正确履行学校权力(包括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力),依法行政、依法治校。通过提升院校治理能力,规范各项工作流程,提升教育服务水平,完善高职院校育人功能,充分发挥“中特高”学校在学历教育、技术服务、社会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方面的集合优势,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高水平区域高等职业教育中心,在全球同类院校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辐射能力。
        (七)坚持对接国际标准:面向世界
        “中特高”学校必须在全球化市场中具有显著比较优势,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其管理模式、师资队伍、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人才培养必须对接国际标准,面向全球,通俗地表述就是要国际化。但国际化不是简单地引进教师和学生,或者让本校的教师学生走出去,而是要在办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科学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吸引国际优质资源,打造国际性交流合作平台,培养面向全球市场的国际化人才,深度参与国际分工。
        (八)坚持创新融合发展:打造平台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打造创新平台,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性培养人才,是“中特高”学校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中特高”学校,必须坚持打造创新融合发展平台,通过联合行业顶尖企业,共建共享国家级科技创新研发平台,适时跟踪、引领行业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并及时应用于专业课程教学,服务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技术革新,是“中特高”学校的核心要义。
        (九)坚持营造一流文化:以文化人
        一个成熟、卓越的社会组织,其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以文化人”的程度。作为高职院校中的杰出代表和榜样,“中特高”学校的文化建设应当体现出一所卓越教育机构独有的文化魅力,即充分体现出教育文化、产业文化和职业文化的有机融合,让身处其中的人能够充分感受到作为一个卓越教育机构应有的温度、硬度、深度和广度。所谓“温度”就是要“以人为本”,细节处体现人文关怀;所谓“硬度”,就是要坚持一切有章可循、一切依规办事,执行有关制度要严格,制度的刚性不容破坏;所谓“深度”,就是要有深厚的学术文化、技术文化和专业文化积淀,凸显高职文化;所谓“广度”就是要坚持“兼容并包”精神,坚持学术自由,和而不同。坚持思想开放,开放办学,善于吸纳一切先进文化成果为我所用。
        (十)坚持创造一流条件:保障到位
        “中特高”学校必须具备一流的办学条件。充足的经费保障、功能完善的教室、设备先进的实习实训中心和优美的校园学习工作环境等,都是“中特高”学校必须达到的办学条件。勒紧裤带创建“中特高”可不可以?当然可以,可是这不是创建“中特高”的最佳路径。因此,要在相对短的时间里取得最好的建设成效,没有一流的办学条件显然不行。
        “一流的办学条件”从哪里来?除了高职院校自身的努力之外,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行业企业的热情参与,多渠道筹集资金至关重要。总之,高职院校决不能“关起门来办学”,必须开放办学,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保障基本办学条件达到一流水平。
        三“中特高”学校的建设愿景
        目前,虽然国家还没有出台“中特高”学校的具体遴选条件和办法,但是我们可以设想,“中特高”学校建设显然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建成,必须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着眼中长期发展目标,有计划分阶段逐步推进实施,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第一步:2018—2023年,完成“中特高”学校遴选设置,初步建成一批国内领先、辐射力强、特色鲜明和行业顶尖的高职院校。成为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支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
        第二步:2023—2035年,“中特高”学校的品牌优势进一步彰显,在全球高职院校竞争中具有显著比较优势,形成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职业教育模式。
        第三步:2035—2050年,“中特高”学校魅力凸显,在全球同类院校中处于中心和领先地位,成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研发中心和刺激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成为培养高端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高地。
        到那时,在“中特高”建设和普通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上,我们相信,由高等职业与普通高等教育共同构筑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必将得到飞跃性发展,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国际一流的品质,屹立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前列。
本文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5期,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