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官方微信学院官方微信

高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建设标准
发布日期:2017-03-24 20:40 浏览量: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建设标准
1.专业
规范
1.1建设目标 校企合作紧密,成效明显,专业特色鲜明,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1.2标准制定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人才需求调研、毕业生跟踪反馈等机制健全并有效运行;专业标准具体明确,与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及国际通行的职业资格标准相吻合;课程标准、技能标准和评价标准等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体现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中高职协调发展理念。
1.3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培养规格定位准确;方案体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质量保障体系健全有效;人才培养方案具有示范性、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充分体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2.师资
队伍
2.1师资结构 专业带头人具有较高的教科研水平;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专任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达到80%以上,高级职称比例不少于30%;持有职业(执业)资格证书的教师比例达到专任教师的90%以上;其中,持有中级以上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或职业(执业)资格证书的专任教师达到40%以上。专业教师保证每2年到企业实践锻炼不少于3个月;来自企业的优秀兼职教师与专业教师比例达到1∶1;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时比例达到50%以上;生师比达到16∶1。
2.2师资质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培养培训。任课教师教学改革意识和质量意识强,教科研水平、技术服务水平较高;积极联合企业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等服务活动,在行业内具有较高声誉。
3.教学
条件
3.1专项经费投入增长情况 用于专业调研、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专项建设经费充足,近5年持续增长。
3.2实践教学条件 创建实境化、开放式、多功能的实践教学场所,实行“校中厂”“厂中校”等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施先进,现代技术含量高,具有融实训、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训练需要;具有较稳定的能满足学生实训要求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企业指导人员指导效果好;必修实践实训课开出率100%。
4.课程
建设
4.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构建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能反映当前社会先进技术水平和最新岗位职业资格要求;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力度大、成效显著。
4.2教材建设 主编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或优秀教材;选用近3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不少于70%;具有高职特色的高质量自编教材。
4.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多样;专业课程积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做学教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好;专业技能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开出率70%以上。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线等,提升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效率和效果;搭建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平台,探索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学校课堂和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现场远程开展专业教学的改革。
4.4合作办学 积极开展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将国际通行的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提升办学水平;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服务大型跨国集团和企业的境外合作,开展技术培训;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健全,国内外合作办学成效好。
4.5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手段先进,执行严格;教学管理改革力度大、效果好;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运行良好;专业指导委员会能实质性、制度性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训室实行开放管理。
5.教学
资源
5.1资源建设 专业教学资源先进、丰富;教学资源应充分反映专业发展趋势与建设水平,致力于教学改革,在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具有优势和特色。
5.2平台运行
管理
确保网络教学资源的合理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资源能够广泛共享,形成适合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学生探索知识、自主学习的便捷平台。
6.培养
质量与
社会声誉
6.1人文素养 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水平较高,具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6.2职业技能 学生职业技能考核与社会职业资格证书接轨,鼓励学生获取职业资格高级证书,社会开展职业资格考试的专业,学生双证书获取率不低于90%;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率达到100%。
6.3社会声誉 社会声誉高;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创业率高,近3年毕业生一次平均就业率不少于80%,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成绩显著。
7.专业
文化
7.1建设内容 在师生专业行为习惯养成、规章制度完善、师资培养工程导入、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推进等方面开展专业文化建设,凝练专业办学思想、理念和精神,形成成熟的专业文化。
7.2建设成效 专业文化建设能够引领专业发展,促进产学研结合,有利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专业建设服务,使专业特色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8.社会
服务
8.1示范辐射 专业建设成果示范辐射作用成效显著,在国内有较大影响。
8.2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能力强;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为企业职工和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继续教育;专职教师主持技术研发或技术服务项目不少于2个。
9.专业
特色
9.1专业所具备的特色 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创新形成,与国内、省内其他学校同类专业相比的优势与特色,主要体现在(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2)高职办学理念、办学思路;(3)专业与产业对接;(4)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产学研结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