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官方微信学院官方微信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2022-2023学年教学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22-09-07 09:49 浏览量:

教学工作是学院内涵建设的主体工程。2022-2023学年度的教学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法》、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全省职教大会精神和全省职业院校教学工作会议的要求及学院总体工作部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突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产学研转创”融合发展模式和“五共”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践,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撑。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加强思政课程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统筹全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爱党爱国意识,听党话、跟党走。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进一步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专任教师、管理干部、辅导员共同参与思政课教学的长效机制,强化对政治标准和师德师风的考核。

2.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每门专业课程都必须有课程思政案例和课程思政元素,要在教案中体现出案例数量,积极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3.注重培育职业精神。不断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强化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专题教育,深入挖掘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教育引导学生树牢立足岗位、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

二、切实加强专业建设

4.推动专业与产业优化匹配。贯彻落实《河南省职业院校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调整优化方案》和《关于深化河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实施意见》,推动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调整优化。学院要紧贴市场需求、紧贴产业升级、紧贴生产实际,聚焦服务河南省万亿级、漯河市千亿级食品产业,实施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加快打造优势骨干专业,使我院办学定位更加准确、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办学优势更加突出,避免专业“大而全”、同质化。

5.加快专业改造升级。学院要依据教育部发布实施了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建立基于行业、产业、职业和岗位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实现一体化设计、一体化表述、一体化呈现,在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职业面向、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升级。

6.推动专业集群化发展。充分发挥我院食品类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外接产业发展、岗位需求,内驱专业协作、资源共享,探索推进“以群建系”“以系建群”,科学组群、凝聚优势,为产业发展培育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7.重点培育职业本科专业。根据教育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 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发展,顺应食品产业科技革命,主动服务食品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结合学院专业建设情况,遴选8-10个专业重点进行培育,争取纳入本次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进行招生培养。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8.推进课程改革。主动对接最新的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及时推进课程改革、调整课程结构、重塑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大力推进内涵建设,加快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规划教材、专业教学资源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项目分级分批推进建设,从校级建设起步,向省级、国家级逐步推进。

9.多元共建区域食品产业“五共”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工匠实验室等,把课堂搬到工厂车间生产一线,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强化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增强学生技术技能学习能力,将食品企业、相关高等院校、研究院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孵化基地组织起来,形成“产学研转创”结合的企、校、科、转、孵多主体人才培养“五共”机制。

10.强化技能训练。将技能训练和技术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校级竞赛常态化,各专业每学年最少举行一次校级职业技能竞赛,保证所有在校生一学年至少参加一次校级技能大赛。改革考核方式,推行以证代考、以赛代考。同时积极参加省级、国家级竞赛,在全体学生中遴选、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素养、精湛操作技能的大赛选手,形成梯队发展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力,以最强阵容备战大赛。

四、着力推进“三教”改革

11.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教师队伍建设各项标准要求,全面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和素质。

12.规范教材建设与管理。学院要对所选用教材进行政治把关,切实加强教材建设的意识形态安全。积极开展规划教材建设,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数字化教材及校本教材。

13.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积极开展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主动适应数字教育新形势,坚持需求牵引、应用为王,加快推动传统教学模式与数字化教育相融合,探索创新应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

五、完善教学保障机制

14.加强教学常规化管理。协调动员全院各方力量,完善保障机制,强化保障力度。严格执行各项教学文件、教学标准,主动适应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新特点、新要求,完善教学管理机制。严格教学纪律和课堂纪律管理,坚持和完善巡课和听课制度。

15.规范教学材料。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学院相关文件要求规范教学计划、教案、听课记录等教学材料。

16.强化教学督导。落实院系二级督导制度,进一步落实学院和系部两级督导责任,尤其是系部的监控督导,定期检查教师的工作纪律、授课情况,及时提出指导和整改意见,及时解决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学生督导信息员队伍,对教学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反馈。

17.健全评价机制。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学院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要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多样化成长需要,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推行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

 六、推进教学研究

18.改革教研活动。强化教学研究对教学改革的指导与服务功能,针对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热点、难点问题,鼓励教师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教学研究。定期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主题开展教研活动,扎实推进“产学研转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构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引领人才培养模式。

19.培育教改项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申报校级、省级、国家级教研教改项目。项目要针对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推动教研教改对教学改革的指导与服务功能。

20.充分利用现有教改成果。充分利用学院获得省级教育教学成果,贯彻以成果转化引领的食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此为契机,培养成果转化引领的教学创新团队,形成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享、基地共用的“五共”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