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官方微信

招生热线:0395-5831369

{dede:rpad name='list_banner'/}

课程思政案例之——中国饮食审美情趣

发布日期:2022-02-21 00:30: 浏览量:

一、案例主题

(一)课程和案例的基本情况

《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审美》是由我院食品系承讲的面向全校学生的通识类选修课。中国几千年形成的传统饮食审美,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原则,通过对中国饮食审美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提升审美水平。

中国饮食审美追求色香味俱全,中国饮食审美情趣作为本课程的第二讲,将主要围绕中国饮食文化的审美方式,向学生系统地介绍饮食文化的审美要领,引导学生建立审美体系,提高自身审美水平。

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饮食审美的情趣和菜品命名方法。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多方面多角度对菜品的审美进行评价,了解菜品摆盘等的审美标准并掌握一定程度的菜品命名方法。

3情感目标:体验饮食之美,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严谨和考究。

4价值目标: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者融为一体,通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能力培养融入知识传授过程,并以最终帮助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为目标,引导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和品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对中国文化的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加强学生文化自信,自觉践行、发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思政内容融入的理念和思路

   以中国饮食审美情趣中的“食物形象美”、“饮食环境美”、“饮食器具美”、“食物香味名因等的美”和“菜品的命名方法”为切入点,在向学生展示中国饮食文化的考究与情趣的同时,向中国其他传统文化发散,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自觉践行、发展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实践情况

    采用大班教学、小组研讨和学生独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以“知识介绍——感性体验——理性领悟——价值认同”的渐进式教学方法,将价值引导从空洞的弘扬传统文化转为具体的日常饮食审美追求和日后从事餐饮行业的工作实际,让学生找到具体可操作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式。通过课程教学,架起文化发展与人生发展的桥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发展观念和文化价值观保驾护航。

(四)案例的思政教学目标

围绕“自觉践行、发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地目标,通过中国饮食文化审美情趣的介绍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厚重与独特,其绵延至今正是源于孜孜不倦的追求完善和兼容并包。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的完善与发展也是人们内心的完善与发展。作为中国人,应为我们拥有这样的文化而感到自豪和优越。本课程的思政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个人追求进步的方向只有与文化的进步方向相配合,才能实现更高程度的发展的价值观,从而引导学生自觉践行、发展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与专业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思政融入点

授课内容

思政融入点

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中国饮食审美情趣

1、文化自豪

2、文化发展

3、弘扬文化

 

一、教学过程

1)中国饮食审美体系(知识积累

2)菜品命名方法和学生尝试(知识梳理

3)中国传统文化发散    (情感熏陶与能力培养

4)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价值塑造与精神引领

 二、教学方法

1)问题导学法——激发兴趣,拓展视野(知识积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早已融汇在每个国人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相关知识和背景的了解兴趣较为容易激发,通过对日常的饮食细节进行提问,可以很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1:可乐鸡翅是很多人喜欢吃的一道菜,那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做鸡翅要用可乐而不是雪碧或者芬达?

问题2:笑傲江湖里令狐冲曾经连饮八大美酒,但为什么每种酒要用不同的杯子?

问题3:我国有很多广为流传的菜品,比如佛跳墙,灯影牛肉,开水白菜,松鼠鳜鱼等,同学们知道他们的命名有什么依据?

通过以上3个问题,可以很快地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的中心。在回答这3个问题的过程中,很多同学会发现,虽然我们每天都有三餐,但对其中的讲究了解的并不深入。因此,学习欲望油然而起。

 2)讨论法——引导思考,发散价值(价值塑造

讨论1:中国的饮食审美和中国的文化审美有什么关系?可以从造型,搭配,饮食环境等方面入手。

讨论2:中国饮食文化是如何得到发展的?

讨论3:为什么中式饮食和西式饮食有巨大差异?

  说明:

1)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内涵和中外文化差异的理解。

2)通过讨论,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

3)文化环境对个人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这也导致这种影响不如学校教育成体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自发地认识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有利于学生主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养分,并有意识地屏蔽糟粕文化的侵蚀,增强自身文化自信和民族归属感,自觉形成践行、发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习惯。

 

三、案例意义

    本节课以课堂讲授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了中国几千年形成的传统饮食审美,和其独特的审美原则。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中国人的饮食审美情趣,主要表现在食物形象、饮食环境、饮食器具、食物的香味名音等方面。启发学生理解这种审美结构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作为一个在中国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只有通过独立思考,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将弘扬文化与自身价值追求相结合,正确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实现共同发展,最终实现个人理想。

四、教学反思

(一)实施效果及创新成果

1、明确了课程的价值目标,提高了育人效果。较好地发挥了饮食文化具有普遍性,趣味性,同时又与中国文化体系相同的优长,尤其是饮食文化结构与传统文化结构的联系,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自觉践行、发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2、注重课程设计,较好地满足了大学生对高质量学习的需求,课程的挑战度增加了,学生的获得感也增强了。

3、从知识与能力、价值与立场这两个维度,组织课堂教学和课下讨论,同步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接地气,课堂互动感强,学生参与度高。

(二)存在的问题

1、课程时间分配不均匀,传授内容过多,经验不足。

2、学生课下讨论效果差异大,思考方向的引导不足,学生思考出现偏差。

3、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较高但独立思考的意愿不明显,价值引导效果不好。

(三)今后的改进思路及注意事项

1、采用更形象的教学方式,增加视频和图片资料数量,减少单调的知识传授。

2、课后的讨论及时跟进,加强思考引导和价值传递。